今天是:2023年12月08日 星期五 农历 [兔]癸卯2023年 十月廿六
邮箱登录

口岸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0551—63540023

协会QQ群号:299574759

传真:0551—63540023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祁门路1569号705室

八大平台 构筑合肥对外开放新格局

发布日期: 2017-01-03     文章来源: 合肥日报     发布者: admin
 

1212,“合新欧”首趟回程班列(汉堡-合肥)在穿越万里关山之后抵达合肥,41节车厢载满了生物医药、机器零配件、特种建材等商品,标志着合肥与中亚、中欧沿线国家贸易初步实现了互联互通。“合新欧”班列,是合肥融入“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也是合肥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以来,合肥脚踏“一带一路”双节点,把握战略大机遇,主动对接、加速融入,通过高水平建设“四港三区一中心”等开放平台,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走上了开放发展新征程,开放平台基础进一步夯实,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内陆港:融入“丝绸之路” 直通中亚欧洲

 以合肥货运北站为起点,“合新欧”铁路货运班列已经打通了合肥直通中亚和欧洲的陆路通道,成为合肥融入“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合肥货运北站,正是合肥着力打造的国际内陆港。

“合新欧”回程班列开通,是“合新欧”班列运营乃至合肥融入“一带一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0146月,合新欧首趟班列从合肥出发,直抵中亚阿拉木图。20156月,“合新欧”首趟开往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正式发车,经过一年多的稳定运行,基本形成了每月4班的常态化运行机制。

依托“丝绸之路”,搭乘“合新欧”班列,合肥北站物流基地成长为重要的国际内陆港。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占地1230亩,是上海铁路局最大的货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是中国工商业最为发达、经济最有活力的区域。未来,“合新欧”班列将涵盖省内周边地区,辐射苏北、豫东南、赣北等地区对中亚、欧洲的进出口贸易。

“合新欧”班列是合肥融入“一带一路”、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我市将精心推动以铁路货站为中心的国际内陆港建设,积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水运港:船舶可达全球 剑指江淮枢纽

水运通江达海,货运连绵不绝。1227上午,合肥港二类水运口岸对外开放通过验收,口岸通关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备受关注的码头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三期工程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时开展前期准备工作。2016年,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将超过20万标箱,合肥水运正发力奔向江淮航运中心。

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是交通运输部“十一五”规划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重要港口项目。码头总体规划集装箱年吞吐能力为100万标箱,工程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自2009年启动建设,拉开合肥水运建设的新纪元,建设32000吨级泊位,20101230建成并投入运营。二期工程建设42000吨级泊位,配套建设口岸联检场地、设施及附属办公生活设施,目前除了部分仓库和堆场外已全部完工,港口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已达到60万标箱。三期工程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时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自开通以来,合肥港水运发展迅速。目前,已开通至芜湖、南京、太仓、上海等多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每天始发班轮6~8班,通过长江和沿海港口中转,货物可以通达全球各地,跻身全国内河港口前列。同时,马士基、达飞、长荣、中远海运等多家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已进驻合肥港,围绕港口开展相关业务的船货代公司、物流运输公司超过50家,港口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在口岸的设施中,外贸专用闸口、外贸堆场及查验场地已建成,外贸区域还设置了52个视频监控点,实现视频全覆盖,24小时实时监控。在口岸管理信息化建设,港口系统实现智能化无人值守闸口功能,配套系统能实现码头生产作业信息、集装箱物流信息及口岸通关放行信息实时共享,提高了集装箱物流效率。

“备受市民关注的办公生活设施也基本完成,联检大楼为五层,合计达2700平方米。”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负责人表示,一楼为报关报检大厅,约500平方米,二、三、四楼为办公场所,五楼为休息室和活动中心。

下一步,港口公司将依托“二类水运开放口岸”及“合裕线高等级航道”等优势资源,努力将合肥港打造成为“江淮航运枢纽”,发展成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线重要节点港口及全球知名的“国际内河港”。

航空港:进境口岸启用 空中广架“新桥”

今年7月份,合肥空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获批运行。8月,首批进口泰国2吨水果进境开检,结束了安徽没有进境指定口岸的历史,开启了合肥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1211晚,满载60吨智利车厘子、蓝莓的水果包机,顺利抵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随后运到合肥空港水果进境指定口岸,一举开启了我省包机进口水果的新时代。

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负责人介绍说,这是口岸运行以来首次以货运包机的形式,大批量进口国外高端水果,真正“激活”了进境水果口岸的功能。此次包机运来的智利水果,是由安徽锐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进口,该公司是上海最大进口水果商——煜谦贸易公司落户合肥空港新成立的水果进口企业,协助合肥空港办理包机水果审批工作。

据悉,这60吨智利水果在最短时间内陆续分拨到广州、上海等地。据上海煜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和快捷高效的通关报检让公司印象深刻,首班包机的成功运行坚定了上海煜谦在合肥空港做大水果进口量的信心。根据计划,2017年上海煜谦将把合肥的水果包机增飞至20个班次,并在合肥建立冷藏库,努力把合肥打造成辐射中部地区的进口车厘子等高端水果分销中心。

同时,冰鲜水产品口岸已获准运行,首批产品进口正积极组织。未来,合肥空港示范区将打造成安徽省口岸门类最多、检验最便捷、最具成本优势的口岸高地。

自新桥机场投用以来,合肥航空港功能就不断得以完善。新桥机场D类、E类两个货机坪、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成,客货运增速平稳。1212上午,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出港大厅热闹非凡,安徽民航机场集团与东航安徽分公司联手庆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万人次。

目前,新桥机场共有29家航空公司投入运力,通航城市47个,开通国内航线52条,地区及境外航线9条。

2019年,新桥机场将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航线延伸到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等地,迈入全国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

跨境电子商务港:线上线下联动 国内国际直通

2016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合肥为第二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安徽蜀山跨境电商园成为合肥综试区“一核三区”的核心区域。

今年以来,跨境电商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推动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建设。二是完善线下综合园区布局。现在,跨境电商综合管理区已建成使用,二期占地82.9亩跨境电商监管区项目实质性开工,重庆大龙网、阿里巴巴一达通、中外运、支付宝、杭州天孟、大脸猫跨境电子商务等20多家知名跨境企业相继入驻。三是国际邮件互换局建成运营。今年38日,蜀山邮政管理局、蜀山邮件业发展中心挂牌成立,实现合肥对美国、日本、法国、韩国、英国、俄罗斯等10个主要跨境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邮件总包直封。

 综合保税区:

多个项目签约

发展厚积薄发

作为对外开放新窗口,合肥综合保税区逐渐开始发挥作用。上海泓明高新产业供应链服务基地项目已经签约,已开工的晶合12英寸晶圆生产项目、汇成晶凸块封装测试项目、展示交易中心、徽商银行生产数据中心项目正在推进中,一期标准化厂房仓库已通过竣工验收,项目即将入驻。1~9月份,保税区监管进出口额6.5亿美元、贸易进出口额3478万美元。

预计至2020年,合肥综合保税区的进出口额将达50亿美元,成为内陆地区成长最快的综合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进出口额强劲

跨境电商崛起

作为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重要载体之一,今年合肥出口加工区完成了跨境电商监管区域改造工程,加工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也与合肥市“单一窗口”实现对接,各跨境相关企业数据接口连通和测试完毕,正在进行跨境“保税备货”进口业务的首批试单。

今年7月,合肥经开区与合肥百大集团、深圳启明星及江苏海晨物流集团共同打造的安徽省自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两大线下实体平台——加工区店和港汇广场店已正式对外营业,经营面积合计超过7000平方米,手机APP商城“百大易购”及网上商城“海狗爸爸”也已同期上线,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20161~10月,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合肥出口加工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36.9亿元,预计全年可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12亿元,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占加工区进出口总额97%的联宝电子,受联想集团深圳工程委托加工的平板电脑项目已于9月中旬正式试产,2017年将正式转为订单生产,预计年产量为500万台,新增产值30亿元以上。

空港保税物流中心:

已获批准建设

发展保税交易

622,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通过国家海关总署等四部委批准,也是我省首家空港型保税物流中心。保税及监管仓库、展示交易及通关服务中心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保税监管仓库今年年底完工,计划2017年实现验收,封关运行。

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

服务出国务工

对接外派企业

合肥市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要素大市场C区,为劳务人员和外派企业提供对接服务。

2016年,中心对外劳务业务咨询人数高达5000人次,与本市20多家企业、外地十多家企业建立了信息交流与合作机制;启动了高端劳务;处理对外劳务纠纷20余起;全面建成对外劳务合作综合管理系统。同时,平台与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大学生海外就业等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为大学生海外就业搭建平台。因此,该中心被省商务厅评为2016年全省优秀对外劳务服务平台。 ·本报记者 梁昌军·